肥厚性心肌病什么意思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原发性心肌病,可能由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等症状。
1、遗传因素
肥厚性心肌病约半数病例与遗传相关,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突变导致心肌肌节蛋白异常,引发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和过度增生。患者直系亲属需进行基因筛查和心脏超声检查。
2、代谢异常
胰岛素抵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可能诱发心肌代偿性肥厚。这类患者往往伴随血糖异常或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需同步治疗原发病。
3、血流动力学改变
长期高血压未控制可能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引发心肌向心性肥厚。这类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在目标范围内。
4、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会导致心肌细胞缺氧,刺激心肌纤维增生。患者可能出现劳力性胸痛,运动负荷试验可辅助诊断。
5、特发性因素
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可能与年龄增长相关的心肌退行性改变有关。这类患者以老年人群多见,病情进展相对缓慢。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低盐饮食,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遵医嘱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等药物。出现晕厥或胸痛加重时需立即就医,严重病例可能需考虑室间隔切除术或酒精消融术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