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痛呕吐不拉肚子怎么回事
儿童腹痛呕吐不拉肚子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型感冒、急性胃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静脉补液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1、饮食不当
儿童进食生冷、油腻或变质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阵发性腹痛和呕吐。通常无腹泻症状,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家长需暂停固体食物喂养,改为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必要时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2、胃肠型感冒
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可导致上腹痛和反复呕吐,部分患儿伴有低热。与普通感冒不同,呼吸道症状较轻。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缓解症状,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水预防脱水。
3、急性胃炎
胃黏膜急性炎症多表现为中上腹持续疼痛,进食后呕吐加重。可能与感染、药物刺激有关。需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修复黏膜。若呕吐物带血丝或咖啡样物质,提示可能存在胃黏膜出血。
4、肠系膜淋巴结炎
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绞痛,呕吐后腹痛可暂时缓解。超声检查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急性期需禁食并静脉补液,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抗感染,腹痛明显时可短期应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
5、肠梗阻
机械性或功能性肠梗阻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胆汁样物,但早期可能无排便异常。腹部X线可见气液平面。完全性肠梗阻需禁食胃肠减压,必要时行肠粘连松解术,不完全梗阻可使用甘油灌肠剂促进肠蠕动。
家长应记录患儿呕吐频率、腹痛部位及伴随症状,就医前暂禁食但需保持饮水。恢复期选择米汤、烂面条等低渣饮食,避免奶制品和甜食。注意观察尿量预防脱水,腹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出现血便、意识改变需急诊处理。日常需培养儿童饭前洗手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进食不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