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测血糖比较准确
测量血糖的准确方法主要有规范操作流程、正确使用血糖仪、选择合适采血部位、注意测量时间、定期校准仪器等。血糖测量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综合控制各个环节。
1、规范操作流程
测量前用肥皂水清洁双手并擦干,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以免干扰结果。采血时保持手指自然下垂,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第一滴血可能含有组织液,建议弃用后取第二滴血检测。测试条需完全插入血糖仪插口,血液需足量覆盖试纸反应区。操作过程中避免用力挤压手指,防止组织液稀释血液样本。
2、正确使用血糖仪
选择符合国家认证的血糖检测设备,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试纸在有效期内且保存环境干燥,开封后需在三个月内用完。检测时保持血糖仪平稳放置,避免移动或震动。部分血糖仪需手动输入校正码,需与试纸条批号匹配。检测完毕及时记录数值,并定期对比医院静脉血检测结果验证准确性。
3、选择合适采血部位
成人推荐采用手指两侧采血,该部位神经分布较少且血流丰富。避免使用指尖中央或关节处,这些区域痛感明显且易形成硬结。儿童可选择耳垂或脚后跟等部位,但不同部位血糖值可能存在差异。长期监测应轮换采血位置,防止局部皮肤增厚影响结果。采血针需根据皮肤厚度选择适当深度,通常1.5-2.5为宜。
4、注意测量时间
空腹血糖需禁食8小时后测量,晨起后立即检测避免活动干扰。餐后血糖从第一口进食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测量。随机血糖需记录最近一次进食时间,剧烈运动后应休息30分钟再测。夜间血糖监测需保持自然睡眠状态,避免夜间加餐影响结果。不同时间点的测量值具有不同临床意义,需严格区分记录。
5、定期校准仪器
新购血糖仪使用前需与医院检验科结果比对,误差超过15%应联系厂家调整。每三个月使用配套质控液检测仪器性能,结果超出范围需维修或更换。同一批号试纸使用中期应再次校准,避免试纸稳定性变化导致偏差。不同品牌仪器不宜交叉使用,校准参数差异可能导致系统误差。保存好每次校准记录,便于追溯检测结果可靠性。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监测期间避免高糖或高脂饮食干扰。选择固定的测量时间有利于数据对比,建立完整的血糖监测日记。定期修剪指甲保持手部清洁,采血前可温敷手指改善血液循环。若连续测量结果异常或波动较大,应及时就医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等专业评估。血糖仪存放需避光防潮,极端温度环境下使用前需恢复至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