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情况不能打新冠疫苗

发布时间:2021-02-0988979次浏览

新冠疫苗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出现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成分过敏者、发热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者、接种三个月后有生育计划者等,不能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13/D4/ooYBAGC3UIWAEy2pAAB2VVlQz_k264.jpg

1.有疫苗过敏史者:对任何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成分过敏者,以及过去曾接种过任何一种疫苗的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症、荨麻疹皮肤湿疹。不能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者:如果是发热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者,需等待病情痊愈后再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3.妊娠期女性、患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者: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接种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不宜接种。已知或怀疑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不建议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详细应咨询相关医生。

除以上情况,应用抗肿瘤药物者、有新冠病毒感染史者:如果患有某些肿瘤疾病,且处于治疗期间,使用免疫调节剂,应咨询相关医生后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是否可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相关推荐

02:49
做核酸检测难受吗
核酸检测有很多检测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咽拭子的方法。咽拭子的方法只是需要用棉签在咽侧壁和咽后壁,各刷取咽部的分泌物留检,时间短,很快就取样成功。有一少部分有慢性咽炎,可能会受到棉签的刺激,产生比较强烈的恶心不适的感觉,但是因为时间很短都能够接受。做核酸检测比较痛苦的是取鼻拭子,是用比较长的棉签,通过鼻腔进入到鼻的后壁,患者会有酸胀不适的感觉,相对比较痛苦,但也可以忍受。其他还有血液、肛拭子检测,相对患者的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总之是否难受还是因人而异,大部分都能够耐受。
备孕的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正处于备孕期间的人群,不建议接种疫苗。若想要接种疫苗,促使自身有更大可能避免被新冠病毒感染,无禁忌事项前提下也可以接种疫苗,但建议在接种疫苗后半年后再考虑生育问题。
打了新冠疫苗要注意什么
注射新冠疫苗后,需先在现场观察30分钟,防止出现药物反应。注射后需避免接种部位接触水分,引发感染。在接种后一周内,需要注意休息和日常饮食,需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接触酒精和过敏物。
新冠疫苗高血压患者可以打吗
新冠疫苗高血压患者是否可以打,要视情况而定。如果病情较稳定,自身条件符合接种疫苗条件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如果高血压难以控制,则不适宜接种新冠疫苗。目前适合这种新冠疫苗的人群主要包括从事冷链物品检验人员以及出国工作人员。
打了新冠疫苗可以吃药吗
打了新冠疫苗不可以吃药,至少需要一周内避免服用药物。否则,不仅会影响到疫苗的免疫效果,也会加重由于注射疫苗而引起的头痛、发热等不良反应。这种新冠疫苗后不仅不能吃药,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改善自身的饮食习惯。
新冠感染核酸检测是抽血吗
新型肺炎核酸检测不是抽血,而是取咽喉部位的分泌物或者是痰液来做检测。新型肺炎患者的血液当中也含有病毒核酸,但是比例较少,会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
02:21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新型肺炎
预防新型肺炎日常生活中要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饮食不要过于油腻,情绪不要过于紧张,规律作息,遵循六部洗手法洗手。目前我国正在遭受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很多人非常担心自身健康情况,甚至有些焦虑。日常生活只要做好以上几点防护,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护不得相应的疾病。
02:17
如何确诊新型肺炎
患者可以通过咽拭子,血象或者CT检查确诊新型肺炎。我国正在遭受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疫情期间都很紧张,也很担心。如果出现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建议不要过度恐慌,可以到医院做检查。目前医院最新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检测方式有咽拭子、通过试剂盒从痰液中提取核酸检查。没有试剂盒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血象或者CT检查辅助进行诊断。
新型肺炎潜伏期可以确诊吗
潜伏期也是可以传染病毒的,因为病原体已经到达了感染部位。比如我们的上呼吸道,但是还没有侵犯我们的下呼吸道,造成肺炎的一些表现,临床上也没有出现发烧、咳嗽的症状。但是现在上呼吸道已经携带有病原体了,当携带有病原体的人与其他人近距离说话,或者做咳嗽的动作的时候,他携带的病原体有可能伴随飞沫,被接触人吸入,可以产生传播。理论上,就是只要病人的上呼吸道黏膜接触了新冠病毒,那么即使没有引起明显的反应,临床上也没有出现发热等肺炎的表现,这个时候采集咽拭子进行核酸的检测,由于核酸是非常灵敏的,理论上只要携带着新型冠状病毒,咽拭子试验就可以是阳性的。因此,对于这些还在潜伏期的病人,咽拭子是可以用来确诊的。所以,如果有一些接触史的话,比如确实家里有人确诊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或者从武汉来,或者在武汉待了一段时间,现在虽然没有什么症状,那么如何能够确定现在是不是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呢,原则上就是咽拭子的核酸检测,如果是阳性的就可以确诊。
语音时长 01:44

2020-02-06

61904次收听

新型冠状肺炎接触就传染吗
新型冠状肺炎接触不一定传染。疾病的传染是取决于三个方面的,第一个是传染源,第二个是传播途径,第三个是易感人群。第一,传染源。目前主要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潜伏期的患者也是具有传染性的。第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就是说,跟一个肺炎的患者在一起,他大声的说话、咳嗽,他没有带口罩,你也没戴口罩。这种情况下,是有传播的可能性的。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也就是说,接触到被病原体污染的一些物品,回家以后也没有及时洗手,然后就会把病原体带回家,所触碰到的东西,也可能会被传染上病原体。第三,易感人群。目前是普遍易感,但是目前根据现在临床上的发现,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感染以后,病情是较重的。所以说,如果是正常的成年人,出门戴口罩,回家洗手,这种对病原体的传染是有一些阻断作用的。
语音时长 01:41

2020-02-06

57960次收听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疾病,现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抗艾滋病药物,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一定疗效。相关疫苗以及抗病毒药物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制过程中。出现类似表现,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血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早发现、早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2月1日确认粪口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语音时长 01:17

2020-02-05

58678次收听

中医预防新型肺炎效果好吗
中医预防新型肺炎有一定效果。中医对预防新型肺炎有一定效果,临床治疗中,热必宁、麻杏化痰合剂等医院自制剂,在退热止咳方面有很好效果。银翘散加减、小柴胡加减和普济消毒饮等中医经验方,退烧效果突出。中医治疗传染病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中医称传染病为疫病,其致病之邪为疫疠之气。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对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就有精辟的论述,历代医籍对疫病的防治已有系统的记载,中医对防治疫病具有丰富的经验,如2003年采取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在缩短病程、减轻病情、降低死亡率、减少西药的毒副反应方面优势明显。中医学认为气候的异常变化与疫病发生有关。可以肯定,中医药预防和治疗疫病大有作为。
语音时长 01:16

2020-02-05

61108次收听

新型肺炎吃板蓝根能预防吗
新型肺炎吃板蓝根不能预防。板蓝根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病毒性感冒等热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但是对冠状病毒是不可能有效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关于冠状病毒预防,我们应该注意做到保持手部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语音时长 01:08

2020-02-05

59060次收听

02:49
新型肺炎可以中医治疗吗
中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和2003年SARS同属瘟疫。中医史上有中药治愈瘟疫的真实案例,如用白虎汤治愈了乙脑,第二年北京发生乙脑,白虎汤效果不明显,当时著名的中医蒲辅周先生提出用白虎汤加苍术治疗,疗效显著。2003年SARS我们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无并发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新型肺炎没有SARS传染性强,也属于瘟疫的范畴,相信医生通过中医辨证治疗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02:20
病毒性肺炎有传染性吗
病毒性肺炎有传染性。病毒性肺炎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沿着呼吸道播散到肺而出现的肺部炎症反应,大多发生在冬、春两季,常在婴幼儿、老年人或者妊娠妇女中发病。病毒性肺炎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传播速度较快。初期一般症状较轻,但是病比较突然,较早就会出现咳嗽、咯痰、咽痛等症状,而且伴有一些流感样的症状,比如鼻塞、流涕。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正常甚至偏低,X线检查可见双肺纹理增多等。除抗病毒治疗外,主要是对症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多喝水,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做好隔离,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