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拭子如何采集
鼻咽拭子采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使用无菌拭子沿鼻道底部缓慢插入至鼻咽部后旋转取样。主要有采样前准备、体位调整、拭子插入、旋转取样、标本保存五个步骤。
1、采样前准备
操作者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核对受检者信息。准备无菌病毒采样管、一次性鼻咽拭子及生物安全袋。向受检者解释操作流程,询问近期鼻部手术或出血史。用生理盐水清洁鼻腔外部可见分泌物。
2、体位调整
指导受检者头部后仰约70度,暴露鼻腔通道。儿童需由家长固定头部位置。对于鼻中隔偏曲者,选择较宽敞的鼻腔侧进行操作。测量鼻尖至耳垂距离预估插入深度,成人通常为8-10厘米。
3、拭子插入
将聚酯纤维拭子与面部保持平行,沿鼻底缓慢推进至鼻咽部。遇到阻力时轻微调整角度,避免强行通过。当拭子尖端抵达鼻咽后壁时,受检者可能出现轻微流泪或咳嗽反射。
4、旋转取样
拭子到达目标位置后停留10-15秒,顺时针旋转3-5圈吸附分泌物。旋转时保持适度压力接触黏膜表面。若需双侧采样,应更换新拭子重复操作。操作全程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
5、标本保存
迅速将拭子头浸入含病毒保存液的采样管,在折断点处掰断拭杆。旋紧管盖后喷洒酒精消毒外壁,标注采样时间及个人信息。将采样管装入密封袋置于2-8℃暂存,冷链运输至实验室。
采集后建议受检者2小时内避免进食饮水,出现少量鼻出血可压迫鼻翼止血。24小时内忌用力擤鼻或冲洗鼻腔。医护人员需规范处理医疗废物,采样环境需紫外线消毒30分钟。居家自测者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儿童采集建议由两人配合完成,操作后洗手并开窗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