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应该怎样调养

急性胃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适当休息、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调养。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过敏反应、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发病初期应禁食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症状减轻后可过渡到低脂少渣的半流质食物,如白粥、烂面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高脂肪、高纤维食物。恢复期可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土豆泥。
腹泻呕吐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需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可自制补液水,每500毫升温开水中加入1.75克食盐和10克白糖。每小时饮用50-100毫升,少量多次。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干等脱水症状,需静脉补液治疗。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持腹部温暖,可用热水袋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精神紧张会加重症状,可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
细菌感染可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等抗菌药物。腹泻严重时可服用蒙脱石散、复方地芬诺酯片等止泻药。呕吐明显可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腹痛剧烈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风寒型可用藿香正气水,湿热型可选葛根芩连片。针灸取穴以足三里、中脘、天枢为主。恢复期可用山药、茯苓、薏苡仁等健脾食材煲汤。艾灸神阙穴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推拿按摩可顺时针轻揉腹部缓解不适。
恢复期间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餐具需高温消毒,饭前便后洗手。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症状完全消失后1-2周内仍要清淡饮食。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严重脱水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平时可适当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