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是不是心脏病
心绞痛是心脏病的一种常见表现,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所致。
心绞痛属于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其本质是心肌因短暂缺氧而产生的疼痛反应。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时,心脏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无法获得足够血液供应,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臂或下颌。典型心绞痛持续时间多为2-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可能显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等心肌缺血改变,冠状动脉造影能明确血管狭窄程度。长期反复发作可能进展为心肌梗死,需通过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必要时需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部分非心脏疾病也可能引发类似症状,如重度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心肌耗氧量剧增。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骨后烧灼感可能被误认为心绞痛,但多与进食相关且无放射痛。肋间神经痛表现为针刺样疼痛且位置表浅,呼吸或体位变动时加重。这类情况需通过血常规、胃镜等检查进行鉴别,治疗重点在于纠正原发疾病而非心脏干预。
心绞痛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并控制血压血糖。定期复查血脂、心电图等指标,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若疼痛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或含服药物无效,须立即就医排除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者可能表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更需加强日常监测。建议学习正确识别心绞痛发作特征,与家属共同制定应急处理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