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是胃癌要做什么检查
怀疑胃癌时通常需要做胃镜检查、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实验室检查。胃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1、胃镜检查
胃镜是诊断胃癌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发现早期微小病灶。检查时医生会通过口腔插入带有摄像头的软管,实时查看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内部情况。若发现可疑病灶,可同步进行活检取样。普通胃镜检查可能引起恶心等不适,无痛胃镜可减轻痛苦。
2、病理活检
通过胃镜取得可疑组织后需进行病理学检查,这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病理科医生会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存在癌细胞及其分化程度。活检还能确定胃癌的病理类型,如腺癌、印戒细胞癌等,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通常3-5个工作日出结果。
3、影像学检查
增强CT能评估胃癌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情况,是分期的重要依据。超声内镜可清晰显示胃壁各层结构,判断肿瘤侵犯层次。PET-CT对远处转移灶检出率较高,但价格昂贵。X线钡餐造影适用于不能耐受胃镜者,但灵敏度较低。
4、肿瘤标志物检测
CEA、CA19-9和CA72-4等标志物辅助诊断价值有限,更多用于疗效监测和复发预警。约30%胃癌患者CEA升高,肠型胃癌CA19-9阳性率较高。标志物正常不能排除胃癌,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动态监测更有临床意义。
5、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贫血,便潜血试验提示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异常可能提示肝转移。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下降与萎缩性胃炎相关,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者需根除治疗。这些检查虽不能直接诊断胃癌,但能提供辅助参考信息。
日常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高盐、腌制、烟熏食物,戒烟限酒。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或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每1-2年做胃镜筛查。出现持续上腹痛、消瘦、黑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