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术后如何护理
肠梗阻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整、活动指导、药物管理和并发症观察等方面。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异常疼痛,出现发热或切口分泌物增多时应及时就医。术后1-2周内避免切口沾水,洗澡时可使用防水敷料保护。
2、饮食调整
术后早期需遵医嘱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少量多餐。避免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限制高纤维食物摄入。术后2-4周根据恢复情况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3、活动指导
术后早期应在床上进行下肢活动预防血栓,病情稳定后尽早下床活动。初期活动以床边站立、短距离行走为主,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术后1个月内不宜进行腹部用力动作。
4、药物管理
需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等。不得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停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预防便秘。
5、并发症观察
密切观察有无腹痛加重、呕吐、腹胀、发热等症状,监测排便排气情况。出现持续腹痛、呕吐物带血、高热或切口裂开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术后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CT了解肠道恢复情况。
肠梗阻术后恢复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等促进伤口愈合。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术后1个月内避免驾驶和重体力劳动,遵医嘱定期复诊评估恢复情况。如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