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导致盆腔积液
盆腔积液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主要有排卵期积液、盆腔炎、异位妊娠破裂、黄体破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原因。
1、排卵期积液
女性排卵时卵泡液排出可能积聚在盆腔,形成少量透明液体。通常无腹痛等不适,B超显示积液深度小于3厘米,1-2个月经周期后可自行吸收。无须特殊治疗,建议避免剧烈运动。
2、盆腔炎
细菌感染导致输卵管、卵巢等盆腔器官炎症渗出,积液呈浑浊脓性,多伴有下腹坠痛、发热症状。可能与淋球菌、衣原体感染有关,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治疗。
3、异位妊娠破裂
受精卵在输卵管着床发育导致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形成盆腔积液。突发剧烈腹痛伴休克症状,血HCG检测阳性,需紧急行腹腔镜手术止血。
4、黄体破裂
月经周期后半期黄体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盆腔形成积液。表现为突发单侧下腹痛,出血量少时可保守治疗,出血量大需行卵巢修补术。
5、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促排卵治疗引发卵巢肿大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入盆腔形成大量积液。伴随腹胀、呼吸困难,需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必要时穿刺引流。
发现盆腔积液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急性腹痛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会阴清洁,避免不洁性行为,经期禁用盆浴。B超复查建议选择月经干净后3-7天,生理性积液多可自行消退,病理性积液需针对病因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