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下颌骨骨折如何复位
颌骨下颌骨骨折复位需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法复位、牵引复位或手术复位。主要方法有闭合复位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颌间牵引固定、骨间固定及外固定支架固定。
1、闭合复位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简单骨折。通过手法将骨折断端对合后,采用牙弓夹板或颌间结扎固定4-6周。操作时需注意保持咬合关系,固定期间建议流质饮食,避免颌骨受力。
2、切开复位内固定
用于粉碎性骨折或错位明显的复杂骨折。通过手术暴露骨折端,使用钛板钛钉进行刚性固定。术后可早期恢复咀嚼功能,需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常见并发症包括神经损伤和植入物排斥反应。
3、颌间牵引固定
针对伴有咬合紊乱的骨折,通过上下颌牙齿间弹性牵引逐步恢复咬合关系。需持续牵引3-4周,期间须定期调整牵引力度,可能出现牙齿松动或牙龈萎缩等不良反应。
4、骨间固定
适用于下颌角或升支等肌肉牵拉明显的部位骨折。采用钢丝或微型钢板直接固定骨折两端,可有效对抗咀嚼肌拉力。术后需限制张口运动,固定时间通常为6-8周。
5、外固定支架固定
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骨折。经皮植入固定针连接外部支架,便于创面护理和后期调整。需每日消毒针道,可能出现针道感染或固定松动等问题。
复位后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每日漱口3-4次;骨折愈合期内选择高蛋白流食如牛奶、肉汤,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避免剧烈运动及颌部外力冲击,睡眠时取半卧位减轻肿胀;定期拍摄X线片监测骨痂形成情况,若出现固定装置松动、持续疼痛或发热需立即复诊;康复阶段可进行渐进性张口训练,配合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促进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