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引起牙齿萎缩
牙周炎引起的牙齿萎缩通常与牙槽骨吸收、牙龈退缩有关,可通过牙周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牙周炎可能由菌斑堆积、咬合创伤、全身性疾病等因素诱发,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
1、牙周基础治疗
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可清除牙结石及菌斑,减少炎症刺激。配合牙面抛光能延缓菌斑再附着,需每3-6个月重复进行。对于轻度萎缩,该治疗可阻止病情进展。
2、药物治疗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涂抹可抑制牙周致病菌,甲硝唑片口服控制厌氧菌感染,西吡氯铵含漱液辅助减少口腔细菌负荷。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应用导致耐药性。
3、手术治疗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联合骨移植材料可修复部分牙槽骨缺损,牙龈移植术改善牙龈退缩。适用于中重度萎缩病例,术后需严格口腔卫生维护。
4、咬合调整
调磨早接触点或制作咬合板,减轻异常咬合力对牙周组织的损伤。尤其适用于存在夜磨牙症的患者,需配合口腔修复科共同干预。
5、全身因素控制
糖尿病患者需稳定血糖,吸烟者应戒烟。骨质疏松患者可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系统性疾病的控制有助于减缓牙槽骨吸收速度。
日常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选择含氟牙膏和牙线清洁邻面。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摄入,避免过硬食物刺激牙龈。每3个月复查牙周状况,出现牙龈肿痛或牙齿移位需及时复诊。长期吸烟、妊娠期等高风险人群建议缩短复查间隔至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