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如何恢复牙槽骨
牙周炎导致的牙槽骨吸收可通过牙周基础治疗、骨增量手术、正畸治疗、药物辅助治疗及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促进恢复,具体方案需根据骨质流失程度由牙周科医生制定。
1、牙周基础治疗
通过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清除菌斑牙石,控制炎症进展。配合根面平整术去除病变牙骨质,为骨组织再生创造条件。治疗后需每3-6个月进行维护期复查。
2、骨增量手术
对于中重度骨缺损可采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植入生物膜隔离上皮细胞。骨移植术可选用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骨材料填充骨缺损区,配合钛钉固定促进新骨形成。
3、正畸治疗
通过轻力矫治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分散异常咬合力。对于前牙扇形移位可采用片段弓技术,避免骨吸收区牙齿过度负荷,为骨改建提供力学刺激。
4、药物辅助治疗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缓释可抑制胶原酶活性。口服多西环素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骨化三醇胶丸促进钙质沉积,需配合血清钙监测使用。
5、生活习惯调整
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控制菌斑,选择软毛牙刷和牙缝刷清洁邻面。戒烟并控制血糖,每日补充维生素D3和钙剂。避免单侧咀嚼和夜磨牙等不良习惯。
恢复期间应选用含硝酸钾的脱敏牙膏缓解牙齿敏感,进食后及时使用冲牙器清洁食物残渣。定期进行专业牙周维护治疗,拍摄曲面断层片监测骨量变化。合并糖尿病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吸烟者每日吸烟量应少于5支。建议每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睡眠时佩戴咬合垫预防磨牙症加重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