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主要检查什么啊
骨髓穿刺主要用于检查造血系统疾病、血液肿瘤、感染性疾病及骨髓转移癌等,具体包括贫血原因排查、白血病诊断、骨髓纤维化评估等。
骨髓穿刺是通过抽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学、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的医疗操作。该检查可明确骨髓造血功能状态,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贫血类型具有鉴别价值。在血液肿瘤诊断中,骨髓穿刺是确诊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浸润的金标准,能通过形态学、免疫分型及基因检测确定肿瘤类型和分期。对于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疟疾、黑热病等,骨髓培养的阳性率高于外周血检测。骨髓穿刺还可发现实体肿瘤的骨髓转移灶,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的骨髓转移。部分代谢性疾病如戈谢病、尼曼-匹克病也需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辅助诊断。
骨髓穿刺后需保持穿刺部位干燥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术后3天内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液,出现发热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日常需均衡摄入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避免接触苯等化学毒物。造血系统异常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遵医嘱进行骨髓穿刺随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