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干骨折怎么办
儿童肱骨干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石膏固定、支具固定、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通常由外伤、运动损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重复应力等因素引起。
1、手法复位外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医生通过手法将骨折端复位后,使用夹板或绷带进行外固定。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家长需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感觉运动功能,避免固定过紧或过松。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具体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
2、石膏固定
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经手法复位后的骨折。石膏固定可提供稳定的支撑,促进骨折愈合。固定范围通常包括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固定时间为6-8周。家长需保持石膏干燥清洁,避免石膏受压变形。如出现石膏松动、断裂或患肢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
3、支具固定
适用于部分稳定性骨折或骨折愈合后期。支具固定可提供一定的支撑,同时允许患肢进行适当活动。支具需根据患儿体型定制,确保贴合舒适。固定期间需定期调整支具松紧度,避免皮肤压伤。家长应鼓励患儿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功能锻炼。
4、手术治疗
适用于严重移位、开放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手术方式包括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内固定材料可选择弹性髓内钉、钢板螺钉等。术后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家长需协助患儿进行术后康复训练,避免剧烈运动。
5、康复训练
骨折愈合后需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恢复患肢功能。早期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后期可加入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训练应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训练导致二次损伤。家长需督促患儿坚持训练,定期复查评估康复效果。
儿童肱骨干骨折后,家长需注意患儿的饮食调理,保证充足的钙质和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肉等,有助于骨折愈合。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日常活动中应避免患肢负重或剧烈运动,防止再次受伤。睡眠时可将患肢抬高,减轻肿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如出现患肢疼痛加剧、肿胀明显或感觉运动障碍,应及时就医。心理上应给予患儿鼓励和支持,帮助其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