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做什么检查
直肠息肉通常需要通过直肠指检、肠镜检查、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粪便潜血试验等方式确诊。
1、直肠指检
医生通过手指触诊直肠下端,可发现距肛门7厘米以内的息肉。该方法简便快捷,能初步判断息肉的位置、大小和质地,但对高位息肉检出率较低。
2、肠镜检查
包括乙状结肠镜和全结肠镜检查,能直观观察息肉形态并取活检。肠镜可发现直径2毫米以上的病灶,同时具备治疗功能,是诊断金标准。检查前需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能有腹胀不适。
3、病理活检
通过肠镜钳取或手术切除获取组织标本,经病理学分析可明确息肉性质。腺瘤性息肉需区分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类型,对判断癌变风险具有决定性意义。
4、影像学检查
CT仿真结肠镜能三维重建肠道结构,适用于不能耐受肠镜检查者。腹部超声可辅助评估较大息肉的血流情况,但对小息肉敏感性不足。
5、粪便潜血试验
通过检测粪便中微量血液筛查肠道病变,适合无症状人群初筛。但需注意假阳性可能,阳性者仍需进一步肠镜检查确认。
发现直肠息肉后应限制辛辣刺激饮食,保持每日30克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及用力排便。建议每半年复查肠镜监测息肉变化,腺瘤性息肉切除后1年内需随访。40岁以上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进行肠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