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急救
高血压患者突发急症时需立即采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测量血压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可舌下含服短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
高血压急症指血压短期内急剧升高并伴随靶器官损害,常见于血压超过180/120毫米汞柱且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急救时首先协助患者平卧,头部垫高避免窒息,解开领口束缚衣物。确认患者意识状态后立即测量血压,若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且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可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10毫克或卡托普利片12.5毫克。服药后每10分钟复测血压,若20分钟内无下降趋势或出现抽搐、昏迷需立即送医。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体位稳定,避免剧烈搬动,记录血压变化及服药时间供医生参考。
部分患者可能因情绪激动诱发血压骤升,此时需保持环境安静,安抚情绪并指导缓慢深呼吸。若患者已出现喷射性呕吐或肢体瘫痪,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禁止喂食任何食物或饮水。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急救时需询问日常用药情况,避免重复服用同类降压药导致低血压。急救人员到达后需明确告知发病时间、最高血压值及已采取的干预措施。
高血压患者日常应规律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长效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避免擅自调整剂量。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及全谷物摄入,戒烟限酒并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建议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用药信息,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定期检查家庭急救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突发血压升高时避免自行加药,应及时联系主治医生或前往急诊科评估靶器官损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