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应如何正确选择
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高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或糖耐量受损的表现,需结合糖化血红蛋白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
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升高常见于胰岛素分泌延迟或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当人体进食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此时需要足够的胰岛素来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若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阻,会导致餐后血糖水平居高不下。这种情况可能持续数年才会发展为典型的糖尿病,但已属于糖代谢异常阶段。
部分人群存在特殊的胰岛功能缺陷,如早时相胰岛素分泌障碍,表现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餐后血糖快速上升。这类患者空腹血糖可能长期保持正常,但餐后血糖波动明显。某些遗传因素也可能导致选择性餐后高血糖,如MODY2型糖尿病。胃肠激素分泌异常、胰高血糖素样肽-1反应降低等机制也可能参与其中。
建议定期监测三餐后2小时血糖,避免高升糖指数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若餐后2小时血糖多次超过7.8毫摩尔每升,应及时就医进行糖耐量试验评估。确诊后可通过饮食调整、增加运动量等方式干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或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