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有没有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腹腔镜检查、病理检查等方式确诊。慢性盆腔炎通常由病原体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术后感染、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及附件区压痛、宫颈举痛等情况。若发现子宫活动受限、附件区增厚或触及包块,可能提示慢性盆腔炎。检查时需配合医生指令放松腹部肌肉,避免因紧张影响判断。
2、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能观察盆腔积液、输卵管增粗、卵巢囊肿等异常。超声显示输卵管积水或盆腔包裹性积液时需结合临床判断。检查前需排空膀胱,经阴道超声检查无须憋尿。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可能增高。宫颈分泌物培养能明确病原体类型,如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采集标本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及阴道冲洗。
4、腹腔镜检查
通过微创手术直观观察盆腔粘连、输卵管充血等病变,同时可进行粘连松解等治疗。适用于反复发作或诊断困难者,需全身麻醉并住院观察1-2天。
5、病理检查
对子宫内膜或输卵管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可发现浆细胞浸润等慢性炎症证据。通常与宫腔镜或腹腔镜联合开展,需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确诊慢性盆腔炎后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如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多西环素片等药物。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并更换棉质内裤。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若出现发热或腹痛加剧应及时复诊,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建议完成治疗后3个月复查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