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引起中耳炎怎么治疗
流感引起的中耳炎可通过抗感染、缓解症状、促进积液吸收、预防并发症、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流感病毒或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症状。
1、抗感染治疗
流感继发细菌性中耳炎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可覆盖常见致病菌,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适用于儿童敏感菌感染,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局部抗炎。病毒性中耳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联合用药。
2、缓解症状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可退热镇痛,减轻耳部不适。盐酸羟甲唑啉鼻喷雾剂能收缩鼻腔血管,改善咽鼓管通气。苯酚甘油滴耳液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可暂时缓解剧烈耳痛。使用药物时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3、促进积液吸收
急性期过后若鼓室内仍有积液,可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溶解,或采用咽鼓管吹张术。鼻腔冲洗配合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能减少黏膜水肿,帮助中耳腔引流。
4、预防并发症
避免用力擤鼻以防病原体逆行感染。流感期间保持鼻腔清洁,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细菌性中耳炎风险。儿童患者需定期复查听力,防止渗出性中耳炎导致传导性耳聋。
5、手术干预
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可考虑鼓膜置管术,持续引流中耳积液。鼓膜穿孔未愈者需行鼓室成形术,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尽早实施乳突根治术。术后需避免耳道进水,定期换药观察恢复情况。
流感季节注意佩戴口罩,减少呼吸道感染概率。出现耳部症状时避免自行掏耳,保持耳道干燥通风。饮食宜选择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若治疗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面瘫、剧烈头痛等表现,应立即复诊排除颅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