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易患肠梗阻
肠梗阻易患人群主要包括腹部手术史患者、长期便秘者、肠道肿瘤患者、腹膜炎病史者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者。肠梗阻是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引发的急症,与多种生理病理因素相关。
1、腹部手术史患者
既往接受过腹部手术者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创伤可能导致肠管与腹膜粘连形成纤维带。这类患者可能出现阵发性腹痛伴呕吐,肠鸣音亢进等症状。需通过腹部CT或X线立位平片确诊,轻度粘连可尝试胃肠减压联合禁食,严重者需行肠粘连松解术。
2、长期便秘者
慢性便秘人群粪便长期堆积可能形成粪石阻塞肠腔,常见于老年人和卧床患者。典型表现为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可触及条索状包块。可通过开塞露灌肠或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缓解,顽固性粪石梗阻需在肠镜下进行碎石处理。
3、肠道肿瘤患者
结肠癌、直肠癌等占位性病变可直接阻塞肠腔或引发肠套叠,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常伴随便血、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确诊需依赖肠镜活检。早期可行根治性切除术,晚期肿瘤梗阻可放置肠道支架或造瘘缓解症状。
4、腹膜炎病史者
既往化脓性或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膜炎症修复过程中易形成广泛肠粘连。这类患者腹痛呈持续性加重,可能出现板状腹等腹膜刺激征。需急诊手术解除梗阻,术后可配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感染。
5、饮食结构不合理者
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可能增加肠梗阻风险,尤其是有吞食柿子、黑枣习惯者,其鞣酸成分易与胃酸结合形成胃石。此类患者建议调整饮食结构,急性发作时可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促进排泄。
预防肠梗阻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每日摄入不少于25克膳食纤维,适量补充水分。腹部术后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避免暴饮暴食或空腹进食大量鞣酸含量高的食物。出现持续腹痛、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肠梗阻延误治疗可能引发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肠道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