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是什么
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需根据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综合评估,一般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
空腹血糖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人群空腹血糖应低于6.1mmol/L,糖尿病患者理想控制范围为4.4-7.0mmol/L。若空腹血糖持续超过7.0mmol/L,可能提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加重。餐后血糖反映食物摄入后的糖代谢状态,健康人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糖尿病患者建议控制在10.0mmol/L以内。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显著相关。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短期波动影响。普通人群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糖尿病患者建议控制在7%以下。对于老年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适当放宽至8%以内。血糖监测需结合指尖血与静脉血检测,不同时段测量结果需动态分析。
糖尿病患者除定期监测血糖外,需保持均衡饮食,限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全谷物及膳食纤维比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以防低血糖发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筛查眼底、肾功能及周围神经病变。血糖波动较大或出现多饮多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长期规范管理可有效延缓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