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牙结石的危害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11-2056498次浏览

牙结石的危害有哪些呢?牙结石是很多人比较烦恼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在发病的初期容易受到忽视,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牙结石的危害也开始显露,这让患者们十分的困扰,那么牙结石到底是怎样的疾病呢?具体的危害有哪些呢?

牙结石的危害

牙结石是可以引起口臭的,牙结石表面有利于色素的沉重,使牙齿变得污秽棕黑,牙结石、牙菌斑的发酵形成一股不良的气味,引起口臭,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其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其分解产生出了硫化物,发出腐败的味道,而产生口臭,口臭可因口腔卫生不良、牙周病、干口症、抽烟、生病或吃了特定食物而产生。

口臭这种现象大多数人都有,引起口臭的原因也有很多,引起口臭的原因可以是胃溃疡、糖尿并扁桃体炎和不良假牙、龋牙等,但据口腔专家临床结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牙石所致。

牙结石是什么东西?

牙结石是钙化了的牙菌斑,通俗地说:“牙结石即牙垢”,是附着在牙面上的矿化的菌斑和其他沉积物的总称。

牙结石的形成可以因唾液量、唾液成分、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而受到影响。

在口腔内不同的部位,形成的量也有所不同,在唾液腺导管口相对处的牙面、如下前牙舌侧面和上磨牙颊侧面,沉积更换。

相关推荐

02:16
嘴里吐出白色颗粒,很臭怎么回事,怎么办
嘴里吐出白色颗粒,很臭可能是遗留的食物残渣、牙结石、扁桃体炎、咽炎、急性鼻炎等造成的。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1、遗留的食物残渣:嘴里吐出的白色颗粒可能是食物残渣,患者吃完东西可能没有及时的漱口导致食物残留在口腔内,患者只需要及时漱口即可。2、牙结石:如果患者没有注意口腔卫生、有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有可能引发牙结石,主要表现为牙龈发炎、红肿等。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3、扁桃体炎:当患者受凉、过度劳累、病菌感染等可能会导致患上扁桃体炎,同时也会伴随着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片、盐酸克林霉素片、罗红霉素胶囊等药物。4、咽炎:嗓子干燥、感染病原体等会造成患者患上咽炎,主要有咳嗽、喉咙疼痛、灼热感明显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遵医嘱使用复方金银花颗粒、罗红霉素片、阿奇霉素胶囊等。5、急性鼻炎:主要是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引起水肿、打喷嚏、鼻腔黏膜充血等,可能会在打喷嚏时咳出白色异物。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鼻渊通窍颗粒、千柏鼻炎片、通窍鼻炎颗粒等药物。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口腔清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有其他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
牙根有黑色硬东西是怎么回事
牙根有黑色的硬东西有很多种可能。比如说有食物残渣,还有一种可能是牙结石。食物残渣很容易清掉,牙结石很难清理,建议大家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牙根表面有一些龋齿,但龋齿又并不严重,没有发展到非常严重的这种缺损,它只是出现了一些变色,这种时候牙根也会表现出一块黑的这种样子。如果是牙结石,我们通过牙周治疗的方式,比如说洗牙或者说刮治,把它去掉就可以。如果说它已经是明确的龋齿,俗话我们说的虫牙,这个时候我们通过补牙的方式,把它补上就可以。
语音时长 02:12

2021-09-29

74908次收听

02:51
第一次洗牙会很痛吗
洗牙是用高频超声震动去除牙结石的一种现代化的治疗手段,本身不会产生明显的疼痛。当然会有一定的声音刺激,会有一定的机械刺激,可能会带来一点点的不舒服或不适感,但大多数是在能够接受能够许可的范围之内。不要因为说害怕或者不能接受这种疼痛而拒绝洗牙,不能及时的洗牙牙结石会越堆越多,最后会导致严重的牙龈炎、牙周炎、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最终甚至导致牙齿松动、移位、脱落所以后果是很严重的。
牙结石怎么治疗
一般情况下,在临床上可以采用超声波洗牙的方式来将牙结石去除,超声波洗牙可以通过超声波振动的方式将牙结石震碎,进而将其排出口腔,完成对牙齿的清洁,对牙齿伤害小且效果明显。另外,由于牙结石的成分主要是由细菌、食物残渣以及残留在口腔内的其他物质组成,因此患者可以在牙结石尚未形成之前做好预防措施,患者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来保持口腔的卫生,若有条件,也可以使用牙线来清洁口腔,减少细菌以及食物残渣在口腔内残留的时间,防止形成牙结石,对牙齿进行保护。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11

90591次收听

牙结石怎么形成的
一般情况下,牙结石主要是由细菌、食物残渣以及残留在牙齿表面的其它物质聚集而成,当患者口腔环境欠佳时,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以及食物残渣等物质会慢慢聚集,在一系列的作用下,牙齿表面就会产生一种叫做牙菌斑粘性薄膜的物质,当牙菌斑粘性薄膜数量越来越多时,其会逐渐钙化成为牙结石。牙结石一旦形成,通常采用刷牙的方法不易去除,此时只能通过使用专业的牙科器械来将其清除,患者应注意切勿使用尖锐物质来自行刮除牙结石,避免因操作不当损伤牙龈,对牙体造成损害。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11

87163次收听

牙结石怎么清除
在临床上,患者可以通过牙科超声波洗牙的方式来将牙结石清除,一般情况下,牙结石是由细菌、食物残渣以及其它残留在口腔内的物质形成,当其附着在牙齿表面时通常较为顽固,通过刷牙的方式并不能将其去除,因此建议患者可以通过超声波洗牙的方式来清洁牙齿,消除牙结石。另外,在牙结石还没有形成之前,患者可以通过巴氏刷牙法的方式将牙齿内的残留物去除,减少细菌的残留,如果患者有条件,也可以使用牙线来清洁牙齿,保持口腔环境的卫生,防止产生牙结石,刺激牙齿造成局部损害。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1

84617次收听

牙结石怎么治比较好
牙结石也是对我们身体危害很大的牙科疾病,我们想要延长牙齿的使用寿命,在日常一定要做好牙齿的保健,要不到人到中年,可能就有牙齿缺损的情况了,而当牙结石出现以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那么,牙结石怎么治?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口臭与牙结石有关吗
口臭与牙结石有关吗?在生活中如果出现了口臭那么影响是非常大的,毕竟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饮食和交流都需要张嘴,而患有口臭的人群有很多人都出现了牙结石的症状,那么这是否说明牙结石会引发口臭呢?那么口臭与牙结石有关吗?
牙结石比较多该怎么清洁要如何护理
因为牙结石没有很严重的不适症状,可以看到的表现就是牙齿发黑发黄,如果在隐蔽部位的牙结石更是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在经过医生检查出来的时,有些牙结石已经比较多了,这时侯一定要在日常做好牙齿的清洁和保健,牙结石比较多该怎么清洁护理?
清洁牙结石需要洗牙吗
清除牙结石需要洗牙吗?出现了牙结石十分的影响我们的牙齿外观,但是最大的危害性还是对于健康,所以不管是出于那一种角度,对于牙结石都需要及时的采取治疗才行,那么具体该如何清除牙结石呢?清除牙结石需要洗牙吗?
01:47
牙结石用什么牙膏
牙结石是牙面上矿化的菌斑和软垢,主要附着在牙齿的表面,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牙结石覆盖在牙齿表面,结合力比较强,通过使用牙膏或者更换牙膏或者刷牙是去除不掉的,必须要用洁治和刮治。使用含有中草药成分的牙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牙龈的肿胀,但是一旦这个菌斑和软垢矿化成牙结石以后,就要进行洁治。洁治的原理就是通过超声波的振动作用去除牙面上的牙结石,起到一个预防牙龈炎和减轻牙龈红肿的作用。牙结石是牙龈炎的始动因子,如果大夫建议洗牙,意味着单靠更换牙膏或牙刷已经解决不了你目前的口腔问题,还是要接受医生的建议定期洗牙。
什么是牙结石
牙结石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钙化导致的,常吃过于精细的食物,不注意口腔卫生,吃糖太多等都可能会导致牙结石出现。这不但会影响牙齿美观,还会因为长期刺激牙周组织导致牙龈萎缩,牙龈出血等多种口腔疾病。
天天刷牙还有牙结石什么原因
天天刷牙还有牙结石是由于刷牙不当导致的,即便非常认真的刷牙,还会有刷牙刷不到的盲区,需要定期的去找专科医生进行洗牙。虽然天天刷牙,但有的人刷的不够好或者是不会刷牙,即便刷牙也是敷衍了事,最终达不到刷牙的效果,人体的牙齿排列就像梳子一样,是竖着的,有齿,刷梳子时要顺着齿儿往下刷,人体牙齿的排列也是如此,所以上牙应该尽量从上往下刷,下牙是从下往上刷。刷牙应该主要刷牙颈部,即牙龈和牙齿交界的位置。刷牙时,先把牙刷刷毛调整为45度,冲着牙颈部,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要刷三个面即里面、外面、咬合面。“三三三”的原则是要刷三个面,一天能刷三次,每次要刷三分钟。口腔是非常复杂的环境,口腔中有牙体的硬组织,牙体硬组织并不是很平整,它是有沟、有尖、有窝,牙和牙之间还有牙缝;而且牙齿长在牙龈中,牙和牙龈之间还有间隙,再加上还有粘膜,整个的口腔环境非常复杂。
语音时长 02:39

2018-12-13

48084次收听

01:39
牙结石怎么去除
去除牙结石,通过洗、刷牙自我去除,还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观察并控制结石和菌斑的数量。牙结石是细菌的温床,牙龈萎缩后与牙根之间产生的缝隙,细菌通过缝隙长到牙龈里,形成龈下牙石,从而引发严重的牙周炎。要保证口腔卫生,必须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每年都需要去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患有牙周炎或牙周病,则至少每年检查两次,必要时三个月就复查一次。
01:27
怎么预防牙结石
预防牙结石,主要的方法是控制菌斑,要正确刷牙漱口,还可使用缝刷、牙线、冲牙器等工具,并且每年都洗牙。牙结石,就是牙齿上残留的牙垢,也称为牙石。预防牙结石可通勤刷牙控制菌斑,一天用巴式刷牙法刷至少两次牙,每次刷满两分钟,吃完东西后用温水漱口,还可使用电动牙刷等工具。另外每年去医院洗牙1到2次,去除大部分菌斑,预防牙龈炎、牙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