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出血怎么回事
孕期出血可能由先兆流产、宫颈病变、胎盘异常、宫外孕、葡萄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建议孕妇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情绪稳定。
1、先兆流产
胚胎发育异常或孕激素不足可能导致阴道少量出血,常伴随下腹隐痛。需通过超声检查胚胎活性,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黄体酮胶囊或地屈孕酮片进行保胎治疗,同时绝对卧床休息1-2周。避免提重物及性生活,出血期间建议使用护垫观察出血量变化。
2、宫颈病变
孕期激素变化易引发宫颈柱状上皮外翻或宫颈息肉,接触性出血多为鲜红色。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糜烂或赘生物,必要时行宫颈TCT筛查。医生可能使用保妇康栓或消糜栓局部治疗,严重者需在孕中期行宫颈息肉摘除术。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使用阴道冲洗剂。
3、胎盘异常
胎盘前置或早剥可引起无痛性大量出血,超声能明确胎盘位置。完全性前置胎盘需住院观察,必要时使用硫酸镁注射液抑制宫缩。孕妇应禁止性生活及肛门检查,突发出血需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建议孕晚期提前准备待产包以备紧急剖宫产。
4、宫外孕
输卵管妊娠破裂会导致剧烈腹痛伴暗红色出血,血HCG增长缓慢。腹腔镜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医生可能使用甲氨蝶呤片进行药物保守治疗。术后需监测血HCG至正常范围,下次怀孕前建议行输卵管造影评估通畅度。
5、葡萄胎
绒毛水肿变性引发断续出血并排出葡萄样水泡,子宫异常增大。确诊后需行清宫术,病理检查排除恶变,术后定期随访血HCG两年。避孕期间可口服短效避孕药优思明调节激素,避免1年内再次妊娠。
孕期出血期间应记录出血颜色、量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饮食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如出现头晕、冷汗等休克表现需立即急诊。建议孕12周前完成NT检查及早期排畸筛查,建立规范产检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