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性肠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药物驱虫、液体复苏、手术解除梗阻、预防复发等方式治疗。蛔虫性肠梗阻通常由肠道蛔虫聚集、肠管痉挛、局部炎症反应、肠壁水肿、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急性期需立即禁食并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肠腔内压力。胃肠减压可缓解腹胀呕吐症状,降低肠穿孔风险。操作时需监测引流液性状,若出现血性液体需警惕肠坏死。
2、药物驱虫
症状缓解后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咀嚼片、枸橼酸哌嗪糖浆等驱虫药。这些药物能麻痹虫体使其随粪便排出,使用后需观察排便情况。驱虫治疗需配合润肠通便药物避免再次梗阻。
3、液体复苏
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是基础治疗,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补充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严重呕吐患者需监测尿量及中心静脉压,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4、手术解除梗阻
对于完全性肠梗阻或疑似肠坏死者,需行肠切开取虫术或肠段切除术。手术可清除虫团并修复受损肠壁,术后需继续抗感染治疗。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但需评估肠管生机。
5、预防复发
治愈后应加强卫生教育,定期普查普治。建议每半年服用一次驱虫药,改善饮食卫生习惯,生食蔬菜需彻底清洗。儿童需修剪指甲避免虫卵经手口传播。
蛔虫性肠梗阻患者恢复期应进食低渣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加重肠道负担。日常注意观察腹痛腹胀症状,定期复查粪便虫卵检测。集体生活环境需做好餐具消毒,接触土壤后彻底洗手,儿童玩具定期暴晒。出现阵发性脐周疼痛伴呕吐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