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腱鞘炎应该如何治疗
脚趾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病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风湿疾病、解剖异常、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足部活动,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患趾,避免肌腱滑动摩擦加重炎症。建议选择硬底鞋减少脚趾弯曲,夜间可用夹板保持伸直位。一般制动2-3周后疼痛可明显缓解。
2、冷敷热敷
发病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10-15分钟/次,每日3-4次,减轻肿胀疼痛。后期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用40℃温水浸泡患足15分钟,配合轻柔按摩帮助肌腱松解。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消炎镇痛,或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缓解腱鞘水肿。合并感染时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严重疼痛者可短期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外用药可选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4、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能促进炎症吸收,每周3次连续2周。冲击波治疗适用于慢性期腱鞘增厚,通过机械刺激修复肌腱。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代谢,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时,需行腱鞘切开松解术解除卡压。关节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传统开放手术适用于广泛粘连病例。术后需康复训练防止肌腱再粘连。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穿尖头鞋,运动前充分热身脚趾关节。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可进行脚趾抓毛巾训练增强肌腱柔韧性,温水泡脚后做背伸跖屈活动度练习。若出现持续晨僵、弹响需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