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梅毒疹的外形是什么
二期梅毒疹通常表现为铜红色或玫瑰色斑丘疹,表面可有鳞屑,多呈对称性分布,常见于躯干、四肢和掌跖部位。
二期梅毒疹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经血液播散引起的皮肤黏膜损害。皮疹初期为直径0.5-2厘米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疹,颜色呈特征性铜红色,边界清晰但不隆起。随着病情进展,斑疹可发展为稍隆起的丘疹,表面覆盖细薄鳞屑,类似银屑病样改变。部分患者会出现脓疱性梅毒疹,表现为基底潮红的脓疱,破溃后形成浅溃疡。掌跖部位的皮疹具有诊断意义,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斑块,表面可有领圈状脱屑。黏膜损害表现为灰白色扁平湿疣,好发于口腔、外阴等潮湿部位,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
发现疑似二期梅毒疹应及时就医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诊后需规范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密切接触者应同步筛查。保持皮疹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血清学指标,直至完全转阴。日常应加强个人卫生管理,杜绝高危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