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吃不喝怎么办
宝宝不吃不喝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营造进食环境、排查疾病因素、补充营养支持和就医评估等方式干预。可能与生理性厌食、喂养方式不当、口腔不适、感染性疾病或消化系统异常等原因有关。
1、调整饮食结构
婴幼儿对单一食物易产生厌倦,可尝试将米粉、蔬菜泥等辅食更换为南瓜小米粥或西蓝花土豆泥等新搭配。少量多次提供食物,每次分量控制在20-30克。避免强迫进食,两餐间隔保持3-4小时。6月龄以上婴儿可引入手指食物如蒸胡萝卜条,刺激自主进食兴趣。
2、营造进食环境
固定餐椅位置并移除玩具等干扰物,用餐时家长需同步进食示范咀嚼动作。采用明快颜色的餐具吸引注意力,室温维持在24-26℃避免燥热影响食欲。播放轻柔背景音乐帮助放松,每次进餐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对拒食行为保持平和态度,避免负面情绪强化抵触心理。
3、排查疾病因素
检查口腔是否有鹅口疮白斑或牙龈肿胀,体温超过37.3℃需警惕感染。观察排尿次数减少或精神萎靡等脱水征兆,腹泻可服用蒙脱石散等肠黏膜保护剂。呼吸道感染伴随咳嗽时,鼻塞会影响吸吮,需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持续24小时以上拒食应检测末梢血糖排除代谢异常。
4、补充营养支持
急性期可给予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母乳喂养者增加哺乳频次。选择强化铁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临时替代,或添加乳铁蛋白营养剂。大月龄婴儿可用吸管杯提供苹果汁等低糖饮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合维生素滴剂。记录每日液体摄入量,尿量应维持在每公斤体重1-2毫升/小时。
5、就医评估
出现嗜睡、前囟凹陷或皮肤弹性下降等重度脱水表现时需急诊输液。血便、喷射性呕吐或腹胀需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长期厌食伴随体重下降超过10%应进行过敏原检测或内分泌评估。医生可能开具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或胰酶肠溶胶囊改善消化功能。
家长需每日记录进食种类与总量,监测体重变化曲线。保持食物温度在40℃左右,避免过烫刺激口腔。餐前1小时不提供零食或甜饮,建立规律的饥饿-饱腹周期。对于出牙期婴儿,可提供冷藏牙胶缓解牙龈肿痛。若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出现异常体征,须及时至儿科门诊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基础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