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
盘状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如下:
(1)好发于暴露部位,如头、颜面及四肢等处。
(2)皮损初发时为小丘疹,逐渐扩大呈暗红色斑块,边缘略高起,附有黏着性鳞屑,将鳞屑剥去,可见毛囊口扩大,并有角质栓嵌入。皮损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日久皮损中央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常有充血和色素沉着,境界清楚。两颊部和鼻部的损害可连接成蝶翼形。
(3)黏膜损害主要在唇部,表现为灰白色糜烂或浅溃疡。头皮损害可呈局限性永久性脱发。
(4)日晒和紫外线照射,可使皮损加重或复发。
(5)自觉症状轻微,可有灼热或痒感
(6)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患者特别是播散型,可有低热、乏力及关节酸痛等。
(7)实验室检查血象中可有白细胞减少、血沉增快、丙种球蛋白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及抗核抗体阳性等。
(8)组织病理学示表皮角化过度、毛囊角质栓塞、棘层萎缩及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等。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红斑狼疮是为什么
- 2 红斑狼疮是怎样造成的
- 3 红斑狼疮严重吗
- 4 红斑狼疮是由什么引起的
- 5 红斑狼疮是怎么引起的
- 6 红斑狼疮怎么得的
- 7 什么是红斑狼疮
- 8 什么是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