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的症状是什么
心内膜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心脏杂音、乏力、皮肤瘀点、关节疼痛等。心内膜炎通常是心脏内膜受到感染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发热
发热是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持续性低热或高热,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发热可能与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寒战或出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热通常对抗生素治疗敏感,但需要长期用药控制。
2、心脏杂音
心脏杂音是心内膜炎的重要体征,通常由心脏瓣膜受损或赘生物形成导致。医生听诊时可发现新出现的心脏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改变。心脏杂音可能伴随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
3、乏力
乏力是心内膜炎的常见全身症状,患者可能感到异常疲倦、精神不振。乏力可能与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贫血或心脏功能下降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消耗性表现。
4、皮肤瘀点
皮肤瘀点是心内膜炎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多见于眼结膜、口腔黏膜或四肢远端。这些瘀点通常较小,呈红色或紫色,压之不褪色。皮肤瘀点的出现可能与微血栓形成或血管炎有关。
5、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在心内膜炎患者中较为常见,可能表现为单关节或多关节疼痛。疼痛部位常见于膝关节、踝关节等大关节,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或败血症性关节炎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心内膜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睡眠。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鱼肉等,适量补充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吸烟饮酒,减少咖啡因摄入。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牙齿检查。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如出现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心内膜炎治疗后需要长期随访,监测心脏瓣膜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