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毛囊炎怎么消除
急性毛囊炎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物理治疗、切开引流等方式消除。急性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皮肤损伤、免疫力低下、毛囊堵塞、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局部消毒
使用碘伏溶液或氯己定溶液对患处进行消毒,每日重复进行2-3次,有助于清除表面细菌。消毒时避免用力摩擦,防止炎症扩散。若出现皮肤破损,可改用生理盐水冲洗。
2、外用抗生素药膏
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可直接涂抹于红肿部位,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用药前需清洁患处,薄涂后覆盖无菌纱布。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莫匹罗星软膏。
3、口服抗生素
头孢氨苄胶囊或阿奇霉素片适用于多发或深部毛囊炎,可系统性控制感染。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需与食物同服。疗程通常5-7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4、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适用于顽固性病灶,每周治疗3次。紫外线照射可辅助杀菌,但需防护正常皮肤。
5、切开引流
对形成脓肿的病灶需行外科切开,排出脓液后放置引流条。术后每日换药,配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以防感染加重。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挤压病灶;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高血糖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锌促进皮肤修复;若3日内无改善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复诊。日常注意剃须工具消毒,油性肤质者定期使用含水杨酸的洁面产品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