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西医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常规方法

2235次浏览

西医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常规方法主要有蓝光照射、暂停母乳喂养、药物治疗、补充益生菌、换血疗法等。母乳性黄疸通常由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或婴儿肠道菌群未完全建立等因素引起,多数预后良好。

1、蓝光照射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首选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使胆红素结构改变,转化为水溶性物质经尿液排出。治疗时需遮盖婴儿眼睛及会阴部,每日照射6-8小时,治疗期间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该方法安全有效,但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轻微不良反应。

2、暂停母乳喂养

对于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患儿,可暂时停止母乳喂养24-48小时,改为配方奶喂养。暂停期间需定时挤奶维持泌乳,待胆红素下降后可恢复母乳。该方法能快速降低胆红素,但可能影响母乳喂养的建立,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药物治疗

对于中重度病例可遵医嘱使用苯巴比妥片促进肝脏酶活性,或蒙脱石散吸附肠道胆红素。茵栀黄口服液等中成药也可辅助退黄。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4、补充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可帮助建立正常肠道菌群,促进胆红素代谢。该方法副作用小,适合轻度黄疸的辅助治疗,需与蓝光照射联合使用。

5、换血疗法

当胆红素水平超过342μmol/L或出现胆红素脑病征兆时需紧急换血。该疗法能快速清除血液中胆红素,但存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风险,仅用于危及生命的严重病例。

治疗期间家长需每日记录婴儿精神状态、吃奶量及大小便情况,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恢复母乳后应观察黄疸是否反复,定期复查胆红素水平。若婴儿出现嗜睡、拒奶、肌张力改变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日常可适当增加喂养频率促进排便,但无须过度晒太阳或自行使用退黄药物。

相关推荐

肠梗阻分型及表现
肠梗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三种类型,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和停止排便排气。
苹果醋的功效作用与吃法
苹果醋具有促进消化、调节血糖、辅助减重等功效,可直接稀释饮用或用于凉拌菜肴。其主要作用包括改善胃肠功能、抑制脂肪堆积、平衡体内酸碱度等。
脉搏跳动不规律怎么办​
脉搏跳动不规律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脉搏跳动不规律可能与情绪波动、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原因有关。
宝宝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宝宝扁桃体发炎可通过多喝水、调整饮食、物理降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扁桃体发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蔓延、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
牛皮癣患者的最佳怀孕时间
牛皮癣是一种较难治愈且容易复发的皮肤病,一般女性牛皮癣患者在怀孕后,其病情会有所加重。由于怀孕期间的特殊性,治疗需考虑对患者及胎儿的影响,适合的治疗方法较难选择。因此,选择最佳的怀孕时间对于女性牛皮癣患者自身及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