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早期应该如何防治
糖尿病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等方式控制病情。糖尿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1、饮食控制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粗粮,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避免食用精制糖、高脂肪食物,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应达到25-30克。可采用少量多餐方式,将三餐主食分配到五餐中食用。
2、运动干预
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间应避开胰岛素作用高峰时段,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应避免负重运动,可选择水中运动或骑固定自行车。
3、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口服降糖药。1型糖尿病或口服药控制不佳者需使用胰岛素注射液,包括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4、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应每3个月检测一次,控制在7%以下。出现头晕、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检测血糖,及时补充15克快速升糖食物。
5、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可采用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胰岛素笔注射需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局部脂肪增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者需每日检查导管通畅性,定期更换输注管路和储药器。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足部检查预防糖尿病足,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保持乐观心态,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注意预防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家属应学习低血糖急救知识,协助患者做好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