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了血压是否就不高了
血管通畅后血压可能降低,但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都会因此恢复正常血压。高血压的成因复杂,血管通畅度仅为影响因素之一。
部分患者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通过治疗改善血流后,血压可能有所下降。这种情况常见于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如肾动脉狭窄患者经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通可显著降低血压。但需配合降压药物使用,且需长期监测血压变化。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即使血管通畅,血压仍可能持续偏高。这类高血压与遗传、钠盐敏感、交感神经亢进等因素相关,单纯改善血管状态无法完全纠正血压异常。需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长期药物控制,常见药物包括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
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脂。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血压骤升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