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骨折会怎样
压缩性骨折可能导致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引发脊髓或神经损伤。压缩性骨折的后果主要有椎体变形、慢性疼痛、脊柱畸形、神经功能障碍、继发性骨质疏松等。
1、椎体变形
椎体受外力压缩后高度降低,可能伴随骨小梁断裂。轻度变形仅需卧床休息1-2周,严重变形需佩戴支具3-6个月。长期未治疗可能发展为驼背。
2、慢性疼痛
骨折局部形成微动关节,活动时刺激神经末梢。急性期可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镇痛,慢性期需结合物理治疗。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需排查骨不连。
3、脊柱畸形
多发椎体骨折可导致脊柱后凸,每增加10度后凸角,肺活量下降9%。轻度畸形通过康复训练改善,重度需行椎体成形术。畸形进展可能压迫腹腔脏器。
4、神经功能障碍
骨折块移位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表现为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需紧急行椎管减压术,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瘫痪。
5、继发性骨质疏松
卧床制动加速骨量流失,骨折后6个月骨密度可能下降15%。需补充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结合抗阻力训练。二次骨折风险较常人高3-5倍。
压缩性骨折患者应避免弯腰搬重物,睡硬板床时在膝下垫软枕保持脊柱中立位。每日保证800毫克钙摄入,优先选择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康复期进行游泳、靠墙静蹲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使用助行器时注意调节高度至腕横纹水平,定期复查骨密度及脊柱X线。出现新发疼痛或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