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的区别
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的主要区别在于眼球结构是否发生不可逆改变。假性近视是睫状肌痉挛导致的暂时性视力模糊,真性近视则是眼轴变长或角膜曲率异常引发的永久性屈光不正。
假性近视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晶状体变凸使光线焦点落在视网膜前。这类视力下降具有可逆性,通过充分休息、远眺或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视力可恢复正常。假性近视不会伴随眼轴增长,眼底检查无异常,常见症状包括视物模糊、眼胀头痛,但症状往往在停止用眼后缓解。
真性近视属于器质性病变,主要因遗传因素或长期不良用眼习惯导致眼球前后径延长,平行光线成像于视网膜前方。其特征为裸眼视力持续下降且不可逆,即使停用眼睛或药物干预也无法恢复。典型表现为远视力减退但近视力正常,中高度近视可能合并飞蚊症、视物变形等眼底病变。通过散瞳验光可确诊,光学矫正需依赖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屈光手术。
日常需注意控制用眼时间,保持30厘米以上阅读距离,每40分钟远眺5分钟。儿童建议每3-6个月进行散瞳验光,区分近视性质。真性近视者需定期检查眼底,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视网膜脱离。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延缓近视进展,饮食中适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