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怎么治疗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可通过控制血糖、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通常由高血糖刺激、皮肤干燥、神经病变、真菌感染、微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瘙痒感加重。患者需严格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时配合低糖饮食,避免摄入高升糖指数食物。
2、外用药物
针对局部皮肤瘙痒可选用止痒药膏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丹皮酚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合并真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真菌药物如联苯苄唑乳膏。使用前需清洁患处,避免抓挠导致皮肤破损。
3、口服药物
顽固性瘙痒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缓解症状。若存在神经病变可加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4、物理治疗
紫外线光疗对部分患者有效,通过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抑制皮肤炎症反应。冷敷可暂时缓解急性瘙痒,但需避免直接冰敷导致冻伤。保持室内湿度有助于减轻皮肤干燥。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该病与阴虚血燥相关,可选用滋阴润燥方剂如六味地黄丸、消风止痒颗粒等。针灸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调节气血。药浴使用苦参、地肤子等草药煎汤外洗。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使用碱性洗浴用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每周使用无刺激保湿霜涂抹全身,尤其注意四肢末端护理。定期检查足部皮肤,预防破损感染。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微循环。若瘙痒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溃烂,应及时至内分泌科或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