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盆的乳腺炎怎么治疗
临盆期乳腺炎可通过热敷按摩、排空乳汁、抗生素治疗、中药外敷、手术引流等方式干预。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哺乳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1、热敷按摩
哺乳前用40℃左右温毛巾热敷乳房5-10分钟,配合环形按摩硬块区域促进乳汁流动。注意避免用力挤压,每日重复进行3-4次。热敷可缓解胀痛,按摩有助于疏通乳腺导管。
2、排空乳汁
增加哺乳频率至每2-3小时一次,优先让婴儿吸吮患侧乳房。若疼痛明显可用吸奶器辅助排乳,确保乳汁不淤积。哺乳后冷敷乳房减轻水肿,每次冷敷不超过15分钟。
3、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哺乳期安全抗生素。出现发热或脓性分泌物时提示感染加重,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静脉用药。
4、中药外敷
金黄散或蒲公英捣碎敷于红肿处,每日更换2次。中药具有消炎散结作用,但皮肤破损时禁用。配合内服通乳颗粒促进炎症消退,用药期间观察过敏反应。
5、手术引流
形成乳腺脓肿时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术后继续抗生素治疗。严重病例可能需暂时中断哺乳,使用溴隐亭片抑制泌乳。手术干预后需定期换药直至创面愈合。
治疗期间保持乳头清洁干燥,哺乳前后用生理盐水擦拭。穿戴无钢圈哺乳文胸减少压迫,饮食避免高脂肪汤水以防乳汁过稠。若24小时内症状无改善或出现高热寒战,须立即就诊产科或乳腺外科。日常注意哺乳姿势正确,交替变换婴儿含接角度,预防乳头损伤引发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