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先天性心脏病发作怎么办
妊娠期先天性心脏病发作需立即就医,可通过吸氧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严密监测等方式干预。妊娠期先天性心脏病发作通常与心脏结构异常、妊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感染、情绪波动、遗传等因素有关。
1、吸氧治疗
妊娠期先天性心脏病发作时出现缺氧症状需立即给予低流量吸氧,改善母体及胎儿氧供。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吸氧期间需持续监测胎心变化,避免高浓度氧导致血管收缩。
2、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硝酸甘油注射液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呋塞米片促进液体排出。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致畸药物。用药期间需每日监测血压、心率及电解质水平。
3、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简单先心病可考虑经导管封堵术,采用 Amplatzer 封堵器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时机建议选择妊娠14-26周,需联合产科超声实时监测胎儿状况。术后需抗凝治疗4-6周。
4、手术治疗
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先心病需在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术,手术风险较高需多学科团队协作。择期手术建议在妊娠中期进行,急诊手术需评估胎儿存活可能性。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观察72小时,重点关注心功能及宫缩情况。
5、严密监测
建立每日体重、尿量记录表,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和心脏超声检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血氧下降或宫缩频繁需立即住院。建议妊娠32周后每周产检,由心内科与产科医师共同制定分娩方案。
妊娠期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需保持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补充优质蛋白但控制液体总量。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采取左侧卧位休息改善回心血量。建议在三级医院建档产检,提前准备新生儿重症监护资源。分娩方式需根据心功能分级选择,心功能III级以上建议剖宫产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