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方法是什么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方法主要有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等。
1、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微创手术方式,通过椎间孔自然间隙建立工作通道,在内窥镜直视下摘除突出髓核组织。该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适用于单侧神经根受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尤其适合年轻患者和初次发病者。
2、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通过后路小切口置入内窥镜系统,在放大视野下直接切除突出椎间盘组织。手术视野清晰,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同时保留大部分正常椎间盘结构。适用于中央型或旁中央型椎间盘突出,以及伴有钙化的椎间盘突出病例。
3、经皮椎间盘切吸术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通过穿刺针导入切吸设备,对椎间盘组织进行机械切割和抽吸,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从而缓解神经压迫。该手术创伤极小,手术时间短,但减压效果相对有限。主要适用于包容型椎间盘突出,且不伴有明显椎管狭窄的患者。
4、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利用射频能量在椎间盘内产生等离子体,使髓核组织气化消融,达到减压目的。手术过程温度低,对周围组织热损伤小。适用于轻中度椎间盘突出,特别是纤维环未完全破裂的病例,可作为保守治疗无效后的选择。
5、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通过激光光纤导入椎间盘,利用激光能量汽化部分髓核组织,降低椎间盘内压。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适应症较窄。主要适用于纤维环完整的包容型椎间盘突出,且突出物较小的早期病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术后需注意卧床休息1-2周,避免久坐和弯腰动作,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康复期间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增强脊柱稳定性。饮食上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术后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如出现下肢疼痛加重或感觉异常应及时就医。微创手术虽创伤小,但仍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