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常用介入治疗方法
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法主要有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血供并局部释放药物。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可缩小肿瘤体积或控制进展。治疗需在影像引导下进行,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
2、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直接摧毁肿瘤组织。适用于直径5厘米以下的单发肝癌,尤其适合肝硬化背景患者。该技术创伤小,可通过经皮穿刺完成,但对大血管旁肿瘤存在热沉降效应限制。
3、微波消融术
微波消融术通过电磁波使肿瘤组织内水分子震荡产热达到凝固坏死效果。相比射频消融具有更快升温速度和更大消融范围,适合3-4厘米的病灶。术中需精确控制能量输出以避免周围组织损伤。
4、冷冻消融术
冷冻消融术采用氩氦刀系统快速冷冻肿瘤至零下40℃以下,通过冰晶形成破坏细胞结构。对邻近重要结构的肿瘤更具安全性,但可能引起冷休克反应。需分次冻融循环以提高灭活效果。
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将碘125等粒子永久植入肿瘤内部进行持续低剂量照射。适合门静脉癌栓或术后复发灶,可联合其他介入治疗。需严格防护操作,可能出现粒子移位或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
肝癌介入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增强CT或MRI评估疗效,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但控制脂肪含量,推荐鱼肉、鸡蛋白等易消化蛋白来源。保持规律作息,禁止饮酒,出现持续性发热、黄疸加重等情况需立即返院检查。根据肝功能情况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但所有营养补充剂使用前需经主治医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