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紧急避孕药要注意什么
服用紧急避孕药后需注意观察不良反应、避免重复使用、及时就医评估避孕效果。紧急避孕药主要用于无保护性行为后的紧急避孕,常见类型包括左炔诺孕酮片、米非司酮片等。
1、观察不良反应
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部分女性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月经周期改变,通常1-2个月内可自行恢复。若呕吐发生在服药后2小时内,需补服相同剂量药物。持续腹痛或严重头痛需警惕宫外孕或血栓风险,应立即就医。
2、避免重复使用
紧急避孕药1个月内使用不宜超过1次,1年内不超过3次。频繁使用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甚至增加不孕风险。不能将紧急避孕药作为常规避孕方式,应选择避孕套、短效避孕药等长期避孕措施。服药后至下次月经前需采取屏障避孕,避免避孕失败。
3、评估避孕效果
紧急避孕药避孕成功率约为85%,受体重影响较大。若服药后月经延迟超过1周,需进行妊娠检测。避孕失败可能表现为持续早孕反应或尿妊娠试验阳性,需及时就医排除宫外孕。服药后3个月内建议随访观察月经恢复情况。
4、特殊人群禁忌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乳腺癌患者禁用紧急避孕药。哺乳期妇女服药后需暂停哺乳3天。与利福平、苯妥英钠等药物同服会降低药效,需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40岁以上女性使用可能增加血栓风险。
5、心理疏导
部分女性服药后会产生焦虑或负罪感,可通过心理咨询缓解情绪压力。伴侣应共同参与避孕责任分担,减少重复使用紧急避孕药的情况。医疗机构需提供规范的避孕知识宣教,帮助建立科学避孕观念。
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肠道反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铁剂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服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体温和血压变化。建议3个月后进行妇科检查评估子宫内膜情况,后续避孕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紧急避孕不能替代常规避孕,建立长期可靠的避孕措施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