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检查都有什么
膀胱癌检查主要有尿常规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膀胱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膀胱癌可能与长期吸烟、接触化学物质、慢性膀胱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筛查膀胱癌的基础项目,通过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膀胱癌患者尿液中常出现持续性红细胞增多,但需注意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疾病鉴别。该检查无创便捷,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2、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脱落的膀胱上皮细胞形态,对高级别膀胱癌诊断价值较高。检查前需留取晨起第二次尿液,连续检测可提高阳性率。该方法特异性强但敏感性有限,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肿瘤可能。
3、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膀胱黏膜病变。检查可发现肿瘤大小、位置、形态,同时能进行活检或治疗性切除。检查前需局部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轻微不适,术后需预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4、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发现超过5毫米的膀胱肿瘤,具有无辐射、可重复的优点。CT尿路成像能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增强扫描时需使用碘海醇注射液等造影剂。磁共振检查对肌层浸润判断更准确,但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用。
5、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通过膀胱镜获取病变组织,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后制成切片。免疫组化检测可鉴别尿路上皮癌与其他类型肿瘤,Ki-67指数等指标有助于判断预后。活检后可能出现血尿,可遵医嘱服用氨甲环酸片等止血药物。
确诊膀胱癌后需根据分期制定治疗方案,非肌层浸润性肿瘤可采用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肌层浸润性肿瘤可能需要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日常应戒烟限酒,避免接触联苯胺等致癌物,增加饮水量稀释尿液。术后患者需定期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如吡柔比星注射液,并每3-6个月复查膀胱镜。
相关推荐
02:03
02:31
02:21
02:17
02:32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引起膀胱癌是怎么得的
- 2 膀胱癌怎么引起的
- 3 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 4 膀胱癌严重吗
- 5 什么是膀胱癌
- 6 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 7 膀胱癌是怎么得的
- 8 膀胱癌是怎样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