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什么原因造成
糖尿病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胰岛细胞功能受损、自身免疫异常、妊娠期激素变化等原因引起。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
一、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直系亲属患病概率显著增高,可能与多个基因位点变异有关。这类人群需定期监测血糖,通过控制体重、增加运动等方式降低发病风险。若已出现糖耐量异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干预。
二、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过量摄入精制糖和饱和脂肪酸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而久坐不动会降低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改善措施包括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饮食中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格列美脲片等促胰岛素分泌剂。
三、胰岛细胞功能受损
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下降常见于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与糖毒性、脂毒性导致的细胞凋亡有关。患者常伴随餐后血糖显著升高,需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进餐时间。
四、自身免疫异常
1型糖尿病多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所致,青少年起病者多见。患者通常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如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日常需防范酮症酸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定期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有助于评估病情。
五、妊娠期激素变化
妊娠中后期胎盘分泌的激素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当胰腺代偿不足时可引发妊娠糖尿病。这类孕妇需严格进行血糖监测,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产后6-12周应复查糖耐量,因这类人群未来患2型糖尿病概率较高。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科学饮食计划,每日主食摄入量控制在200-300克,优先选择糙米、全麦面包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空腹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数据,就诊时携带监测结果供医生参考。注意足部护理,选择透气棉袜和宽松鞋子,每日检查有无破损。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含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