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跳动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心脏跳动慢可能是由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的。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低于60次/分钟称为心动过缓,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或全身性疾病有关。
1、窦性心动过缓
健康人群在睡眠或长期运动训练者可能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多在50-60次/分钟,通常无不适症状。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与窦房结功能减退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规律出现但频率过低,严重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2、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会导致心室率显著下降,可能由心肌炎、心肌缺血或退行性病变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心悸、黑朦甚至晕厥,心电图可见PR间期延长或QRS波群脱落。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临时提升心率,必要时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降低心肌细胞代谢活性,导致心率减慢伴畏寒、体重增加等症状。血清检查可见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和游离甲状腺素降低,需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心率多可改善。
4、药物副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钙通道阻滞剂如盐酸维拉帕米片等心血管药物可能过度抑制心脏起搏。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片中毒时也会出现显著心动过缓,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并监测血药浓度。
5、电解质紊乱
严重高钾血症会使心肌细胞静息电位升高,抑制窦房结自律性,血钾超过6.5mmol/L时可能出现致命性心动过缓。低体温状态下代谢率下降也会导致心率减慢,需纠正电解质失衡和复温处理。
发现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钟或伴随晕厥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突然体位改变,限制使用含咖啡因饮料,保持规律作息。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出现无症状性心动过缓可暂不干预,但需定期复查心电图评估心脏传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