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的酮中毒如何治疗
糖尿病引起的酮中毒需立即就医,治疗方式主要有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常与胰岛素缺乏、感染、应激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多尿、口渴、呼吸深快等症状。
1、补液
快速补液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首要措施,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恢复血容量。补液速度需根据脱水程度调整,初期以较快速度输注,后续逐渐减缓。补液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尿量及心肺功能,避免液体过量导致心力衰竭。严重脱水患者可能需要中心静脉压监测指导补液。
2、胰岛素治疗
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是纠正高血糖和酮症的关键,常用普通胰岛素注射液。胰岛素治疗需配合血糖监测,每小时下降速度控制在3-5mmol/L为宜。当血糖降至13mmol/L左右时,需加用葡萄糖溶液防止低血糖。治疗期间需每1-2小时监测血糖、血酮和电解质。
3、纠正电解质紊乱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伴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需根据血电解质结果针对性补充。补钾需在尿量正常后开始,通常采用氯化钾注射液静脉滴注。血钠过低时可酌情使用高渗盐水。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电解质,防止纠正过度或不足。
4、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对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特别注意呼吸频率和深度变化,警惕酮症酸中毒导致的Kussmaul呼吸。每小时记录出入量,监测意识状态变化。必要时进行血气分析评估酸中毒程度。
5、预防并发症
积极预防脑水肿、急性肾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控制血糖下降速度,避免渗透压快速变化。对昏迷患者需预防误吸和压疮。感染是常见诱因,需排查并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恢复期需逐步过渡到皮下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出院后需坚持规范使用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每日监测血糖4-7次,保持血糖平稳。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发生。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出现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保持规律运动,如每天散步30分钟,但避免空腹运动。饮食需控制总热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分餐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