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流感是什么病毒感染
EB流感一般是指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由EB病毒通过唾液传播导致,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
1、EB病毒特性
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γ亚科,具有嗜B淋巴细胞特性,感染后可在人体内长期潜伏。病毒通过口咽部上皮细胞侵入,随后感染B淋巴细胞并增殖,导致免疫系统激活。初次感染多发生在儿童期,但青少年和成人感染后症状更明显。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唾液传播,如共用餐具、亲吻或飞沫传播。病毒在口咽部复制后可持续排毒数周至数月,潜伏期4-6周。儿童托育机构、学校等集体环境易发生传播。
3、典型症状
临床表现为持续1-2周的高热、咽峡炎伴白色渗出物、颈部淋巴结肿大三联征。部分患者出现眼睑水肿、肝脾肿大,约10%患者躯干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症状严重程度与年龄相关,青少年可能出现更明显的乏力症状。
4、并发症风险
免疫功能正常者多呈自限性,但可能出现肝炎、脾破裂、脑炎等并发症。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发生淋巴增殖性疾病。极少数情况下病毒潜伏感染与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发病相关。
5、诊断治疗
通过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EB病毒抗体检测确诊。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咽痛严重时可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合并细菌感染者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EB病毒感染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发热期间多饮水并选择流质饮食。恢复期可能出现持续数周的疲劳感,应保证充足睡眠。患者使用过的餐具应单独消毒,家庭成员需加强手卫生。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改变或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