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牙周炎的诊断
顽固性牙周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检查、影像学评估及病史分析,主要依据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程度、影像学骨吸收表现及炎症持续状态综合判断。
牙周探诊是诊断的核心步骤,使用标准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健康牙周探诊深度通常为1-3毫米,超过5毫米提示牙周袋形成。探诊时出现出血或溢脓表明活动性炎症存在。附着丧失通过测量釉牙骨质界至袋底距离确定,超过3毫米可辅助诊断。影像学检查首选全口曲面断层片或根尖片,评估牙槽骨吸收模式,水平型吸收多见于慢性牙周炎,垂直型吸收可能与顽固性病变相关。病史需重点询问口腔卫生习惯、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控制情况、吸烟史及家族遗传倾向,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微生物检测可辅助判断特定致病菌如伴放线聚集杆菌感染,但非诊断必需。
建议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选择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控制菌斑。定期进行专业洁治和刮治,重度病例可能需要牙周翻瓣手术。全身因素如血糖控制不佳者需同步内科治疗。吸烟患者应接受戒烟干预。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探诊深度和出血指数,动态评估疗效调整方案。
相关推荐
02:53
02:26
02:11
02:13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牙周炎牙周炎用什么药最有效
- 2 什么是牙周炎?
- 3 牙周炎是怎么形成的?
- 4 牙周炎是怎样形成的
- 5 牙周炎什么引起的
- 6 牙周炎如何引起的
- 7 牙周炎严重吗
- 8 什么叫牙周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