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型荨麻疹症状
胃肠型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风团伴胃肠道症状,常见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可能与食物过敏、感染等因素有关。胃肠型荨麻疹属于特殊类型荨麻疹,需与普通荨麻疹区分。
1、皮肤风团
皮肤风团是胃肠型荨麻疹的典型表现,多为突发的红色或苍白色隆起性皮损,伴有明显瘙痒。风团大小不一,可孤立存在或融合成片,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可能反复发作。皮肤症状常先于胃肠道症状出现,也可能同时发生。
2、腹痛
腹痛是胃肠型荨麻疹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或上腹部绞痛,程度从轻度不适到剧烈疼痛不等。腹痛可能与胃肠道黏膜水肿、平滑肌收缩有关。严重时可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易被误诊为急腹症。
3、恶心呕吐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感恶心,重者可出现频繁呕吐。这些症状通常与胃肠道黏膜的过敏反应有关,可能导致暂时性食欲减退和进食困难。
4、腹泻
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大便多为稀便或水样便,一般不伴有脓血。腹泻次数从每日数次到十余次不等,严重时可导致脱水。胃肠道症状通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天,随荨麻疹控制而缓解。
5、其他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伴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极个别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需立即就医。儿童患者胃肠道症状往往比成人更明显,可能伴有烦躁不安、哭闹等表现。
胃肠型荨麻疹患者应注意记录可能的诱发因素,避免再次接触已知过敏原。发作期间建议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进行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日常应注意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减少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