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梗塞的区别有哪些
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梗塞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等方面。动脉硬化性脑病是慢性脑小血管病变导致的脑白质损伤,脑梗塞则是急性脑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坏死。
1、发病机制
动脉硬化性脑病主要由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脑小动脉玻璃样变,引起慢性缺血性白质脱髓鞘。脑梗塞多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心源性栓子造成脑血管急性闭塞,少数由血管炎、血液病等引起。
2、临床表现
动脉硬化性脑病表现为隐匿进展的认知障碍、步态异常和尿失禁三联征,可能伴有情绪障碍。脑梗塞常突发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大面积梗塞可能出现意识障碍。
3、影像学特征
动脉硬化性脑病在磁共振上显示脑室周围白质弥漫性T2高信号,可能伴腔隙性梗死。脑梗塞CT早期可见低密度灶,磁共振DWI序列可显示超急性期弥散受限高信号。
4、病理改变
动脉硬化性脑病病理可见小动脉壁增厚、白质稀疏及胶质增生。脑梗塞核心区为凝固性坏死,周边存在缺血半暗带,后期形成软化灶。
5、治疗策略
动脉硬化性脑病需控制血压血糖,使用尼莫地平片改善脑循环,丁苯酞软胶囊保护神经功能。脑梗塞急性期需阿替普酶注射液溶栓或取栓治疗,后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复发。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遵医嘱规范用药,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需长期随访认知功能,脑梗塞患者应坚持康复训练。